在去稻城的路上,曾经路过泸定。但那是晚上9点多钟了,摸黑走了一次泸定桥。那桥面只有两块一脚多宽的木板,这两块板子之间还有一脚宽的距离,稍有不慎,就容易踩空。走到桥中间,晃得厉害,我不敢走了,又没有人可扶,我在桥中间愣了大概有五分钟。还是咬牙慢慢走了过去。吃完晚饭,我们要继续赶路,还要走一次泸定桥,同屋一起住的女孩也害怕,要跟着我,来的时候,她只看见我自己过了桥,可没看见我在桥中间发愣。她竟然说:“阿姨,你好棒啊!”我对她说:“那你跟着我走?”她很高兴地答应了。于是,我一只手拉着她,竟然快步走过了桥。看来,有了责任,人就会变得强大

。
这次我又回到泸定,决定好好看看这座小城。泸定最出名的就是泸定桥了。
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,建成于康熙45年(1706年)。康熙御笔题写"泸定桥",并立御碑于桥头,桥长103米,宽3米,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,9根作底链,4根分两侧作扶手,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,全桥铁件重40余吨。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,风貌独特是我国国内独有。自清以来,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。1935年5月29日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,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,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,缘铁索匍匐前进,一举消灭桥头守敌,红军遂过大渡河。
康熙御碑。
汹涌澎湃的大渡河。
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
泸定桥旁的茶馆。
10月1日下午两点多我就到了泸定。安顿好了住处,没事我就出来逛街。看到一家盲人按摩的诊所,我决定进去看看,如果可以的话,请按摩师帮我按按颈椎。帮我按摩的是个明眼姑娘,但手法了得,稳准狠,招招都按到穴位上。她对我说:“姐姐你忍着点,像那些保健按摩的,不疼不痒,没有效果的。”我说:“我知道,我能忍,不怕疼。”一个小时下来,感觉脖子舒服多了,才收50元钱。
“十一”期间,泸定的酒店也是价钱翻倍,游人如织,因为这里是去海螺沟的必经之地。
长征路步行街,我住的酒店就在上面。到了泸定,我才敢痛痛快快地洗个澡,回想一下,我已经四天没洗澡了

。跟康巴汉子相比,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。

酒店楼下是个菜场,离家多日,嗅到这浓浓的人间烟火,感觉心里踏实极了。。
新鲜的核桃,10块钱一斤,我买了半斤,老乡在帮我剥核桃皮。
这是仙人掌的果实,当地人称之为“仙桃”(音),只有这个季节才有。2元一个。味道不错。
上街吃了碗豆花。
婚车队。
第二天,还有半天时间,上网查查,岚安古镇离泸定只有26公里,想着可以打个出租车去,一问,那些司机开口要500元,我奇怪地问:“26公里的路,要500元?太黑了吧?”司机们告诉我,说是26公里,都是山路,那边还没开发好,路很难走,没人愿意去。但磨西古镇又有点远,怕误了我下午去雅安的车票,也就作罢。没有去成。
下午,我在汽车站等车,突然内急,可我背个双肩背,手里还拎个包,没人看着,咋办呢?这时候,我多想有个伴呀,可现在没有,又不能找陌生人看包,怎么办呢?急中生智,我想出个主意,我拿出在稻城藏族女人给我塑料袋,我一路没晕车,也就没用上,我把手里拎的包装进塑料袋里,然后把包放在洗手间的水池子上,把双肩背背上,就可以解决问题啦,然后,把塑料袋扒掉扔了。后来,我看见一个背大包的驴友,在往自己的背包上套一个硕大的塑料袋,然后用塑料胶条小心地粘好,当时我不明白他是何意,后来才想起,他这大包要放进长途车的行李箱里,避免磨坏蹭脏,实在是个好办法。看来,以后出门,多带几个大塑料袋,实在没有,垃圾袋也行,用得着的。
再见了,泸定。
评论